即墨市以点带面谋面推动现代渔业发展

发布时间:2011-07-22

  为加快现代渔业发展,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以科技示范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着力点,认真谋划,精心打造,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,全市现代渔业建设取得可喜成果。
  一是抓好科技点和示范点建设。科技点是以水产种苗基地为科技创新平台,发挥中国海洋大学、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科研力量,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引进、转化及推广,提高渔业养殖科技含量,加强渔业技能培训;示范点是青岛海珍品健康示范养殖基地。基地总面积1.66万亩,投入使用的A区占地5432亩,建成95个总面积3200亩高标准养殖池,配套建设高位蓄水库、进排水系统、低位纳潮河等设施。水产种苗基地中试成功的成果率先在此推广,实现产学研结合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  二是带动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。通过两个基地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,我市海水标准化养殖规模迅速扩大,新建设泊子海参养殖基地、青岛金莉、金口山东村“黄海1号”中国对虾池塘精养示范基地、丰城虾蟹混合精养示范区等一批高标准基地,建设面积达2万亩。这些标准基地的建设,推进养殖品种的产业化发展,如青岛金莉、金口山东村“黄
  海1号”中国对虾池塘精养示范基地,大力推广黄海系列对虾,带动周边成功推广1.5万亩,实现该品种的产业化。
  三是打造一体化渔业产业格局。目前,海参、鲍鱼、大菱鲆、半滑舌鳎、斑节对虾、梭子蟹等名优品种已成为全市养殖行业的“主力军”,养殖面积达10万亩,发展育苗场400处,年培育海参、对虾、贝类、鱼类、蟹类等各类优良水产苗种60亿单位;鱼类工厂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,养殖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;水产加工业发展迅速,引进安科、亚是加、加藤吉等39家水产品加工企业。全市基本形成了集育苗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化体系。( 于涛)